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教研 >> 正文
教育科研的作用和意义
[来源:本站 | 作者:本站 | 日期:2023年11月24日 | 浏览1812 次] 字体:[ ]

教育科研的作用和意义

一、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领域内的科学研究活动,指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发现的某一具有价值的课题,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辩证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活动。它是促进教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理论体系,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活动,具有极强的理论操作性和实践价值。

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需要注意:

1. 重视研究价值。通过课题研究,要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2. 突出科学性。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确,理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有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3. 要有创新性。课题反映新的内容,反映时代特点,反映新的视角,应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没有做过或做过却未能解决的问题。

4. 研究的可行性。是否具备进行研究的主观与客观条件。主观条件是研究者所具有的理论水平、知识、能力、专长、经验、基础等情况,是对课题的理解、兴趣、资料的掌握等。客观条件是指研究所必须的资料、设备、人员、时间、经费以及领导支持程度等因素。

5. 研究问题校本化来自于身边的问题,与自己切身的体验相关,和自己己有的经验相联,是经由自己的眼睛发现的,是揉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这些问题自产生起,就与教师个人的生活体验、职业成长经历联系在一起,在研究中,教师也就多了一份主动性、积极性。

二、意义

(一)教师的角色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在组织学生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置身经济时代,教师若要胜任本职工作,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要实现教育创新,仅凭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事教育科学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教师较快地更新教育观念。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观念的形成,不仅仅是记住一些新观念的词句所能达到的,它需要教师自身去研究、去实践、去体会、去探索、去创新,经过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不断改进和提高,逐步形成一套个性的教学特色,将新观念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三)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价值,强化创新意识。经过深入研究,可以改变多年从教的疲惫感,改变教书没有“味道”的心理,感到每天的教学工作有许多新东西,真正做到“常教常新”。另一方面,教育科研的成果也能引起领导和社会的重视承认,较好地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四)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有利于潜在的创造力的发挥,使教师不会象蜡烛那样,燃烧之后毁灭自己,而会成为永远闪光的恒星。


责任编辑:陈作宏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