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武汉市关于开展全市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程,。结合江夏区社区教育学院和职中社区实际情况,为了充分利用电大和职校的教育资源,创新社区教育载体,推动社区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加快提升社区居民的学习品质。经研究决定,自2016年起用2年时间完成职中社区数字化学习社区标准建设。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科学合理、稳步开展、逐步推进、分步实施”为方针,以硬件建设为基础,资源利用为重点,队伍整合为根本,积极开展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逐步形成具有江夏本地特色、开放共享、便民惠民的社区教育体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智慧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遵循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于民。坚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宗旨,按照执政为民、服务于民的要求,积极拓展社区公共服务职能,深入开展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促进文明和谐社区全面发展。
2、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打破部门和区域界限,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实现各类传输网络、资源网络间的互联互通,最大限度地综合开发利用职校、电大各类信息资源,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
3、社区学院引导,充分发挥教育局宏观调控作用,以区电大为中心,社区为基础,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数字化建设。注重实效,梯度推进。坚持“以需促用、以用促建”的原则,因地制宜,突出应用,突破重点,以数字化社区建设为突破,带动社区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努力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
三、工作内容
(一)规划合理。建设有计算机联网条件、学习服务平台(网站)和计算机学习终端等。数字化学习中心应建有数字化学习教室2个,配备100台的联网计算机,出口带宽≥10Mbps可以无线上网;配备投影机1套用于集中辅导。
(二)制度完善。社区学院和社区居委会对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试点要规范管理,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队伍建设、工作措施等内容。做到制度上墙、资料归档、培训正常、设备齐全的总体要求,建档备查制度等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队伍稳定。社区学院、电大、社区居委会要确定从事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的专(兼)职人员,切实组建一支懂技术、精业务、富有创新精神的的教师队伍和积极主动参与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形成一个“社区建设为大家,人人参与社区建设”的浓厚氛围。
(四)培训有效。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学院要依托“武汉市终身学习网”,完善数字化学习平台,定期开展社区居民登录学习培训,为注册学员建立网络学习的电子档案,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五)积累经验、做好在全区推广。开发具有指导性、实用性、普遍性的数字化教育课程和教材,加强和武汉市其他先进数字化社区学习。重视数字化社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四、推进步骤
职中数字化社区建设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2016年6月8至月):调研阶段。社区学院和职中社区联系摸清楚社区居民情况、了解目前学校网络硬件设备情况,启动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
第二个阶段(2016年9月至12月):网站建设和资料录入,教师和居民培训阶段。
第三个阶段(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面实施阶段。力争到2017年底完成职中社区标准化建设。
五、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是一项关系职中社区居民的民心工程。各有关部门,切实提高对这项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作为构建和谐丛台的重要内容,尽最大努力从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投入,确保整个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2、加强领导。为加强对数字化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喻安年为组长,邵群英、叶宗平、陈作宏 为副组长领导工作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电大。
3、资金保障。要本着节约、可行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寻求多方支持,实施多渠道筹资。在财政进行一定资金投入的同时,要整合辖区资源,争取辖区单位的积极参与;争取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和支持,想方设法,共同保障建设所需资金。
4、营造氛围。要通过社区活动、宣传栏、网上和微信、散发宣传单等多种途径,积极宣传数字化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的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数字化建设,为推进数字化社区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