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在线学习 >> 学习辅导 >> 正文
职业技能实训
[来源:本站 | 作者:本站 | 日期:2017年11月16日 | 浏览3124 次] 字体:[ ]

1:  为了识别信息,系统分析员向决策者询问有关具体工作的内容、过程,这种方法属于决策者识别。(对)

 2:  某企业有一个职工考勤二级子系统,因负责职工考勤的是车间中的统计员,按企业组织机构来看,统计员属于生产系统,所以职工考勤二级子系统应属于信息系统的生产子系统。(不对)

 3:  决策制定的差别可按管理层次分类。不同管理层次的管理职能不同,所以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的信息系统类型也不同。(对)  

4:  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但又不完全确定的情况,属于非结构化决策问题。(不对)  

5:  "自上而下"方法具有整体性好,条理清楚,开发不造成系统浪费的优点(不对)  

6:  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是系统研制工作的继续,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日常运行的管理、运行情况的记录以及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价。(对)

 7:  数字签名,是只有信息的发送者才能产生,而别人无法伪造的一段数字串,这段数字串同时也是对发送者发送信息的真实性的一个有效证明。(对)  

8:  工作成果的考评,指的是通过考察一定时期内企业信息管理者在担任某一职务的过程中所完成的实际工作,来评估其对实现企业目标的贡献程度。(对)  

9:  CKO管理的对象是信息,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管理与学习问题。(不对)  

10:  由直接上级进行考评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促进上级关心下级的工作,建立融洽的员工关系;由于下级是被管理对象,因此最了解上级的管理能力,能够发现上级在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对)

11:  中层信息管理者培训的重点,应该是领导艺术和信息管理技能的提高。(对)  

12:  社会对企业信息管理者群体的认识,并不是看每个企业信息管理者的工作如何,而是看该群体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如何。(对)  

13:  CKO是一个全新的职位,其主要职责是制定明确的知识管理程序,促进知识创新。从目前看,CIO更多偏重于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的组合管理,而CKO更多的是对知识、人员、技术与经营的组合管理。(对)  

14:  知识主管的核心工作任务就是规划及实施知识管理,将企业的知识转变成企业的效益。(对)

15:  管理信息系统是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以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为信息处理手段和传输工具,能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对)

 16:  数据是已经被处理成某种形式的信息。(不对)  

17: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对)

18:  客户关系的退化期只出现稳定期发展之后。(不对)  

19:  结构化开发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整个开发过程工程化。(对)  

20:  用户使用权限检查是指用户在使用系统资源时,事先检查是否规定了用户有访问数据资源的权力。(不对)  

21:  DSSMIS相比,其面向的人员是   (中高层人员)  

22:  用来描述MIS的业务调查结果的工具是  (表格分配图)  

23:  通常高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与基层管理提出的决策问题相比,在结构化程度上(高层管理的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低于基层的)

 24:  OO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面向对象的系统设计,面向对象的系统实施)

25:  MIS按管理功能分包括  (供应管理)  

26:  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级  (战略级、策略级、作业级)  

27:  管理信息按管理层次从上到下可分为  (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28:  下面哪个层次不属于企业的管理层次?(部门管理层)

29:  企业中信息化委员会的工作通常由(CIO)负责。  

30:  系统程序设计时对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操作的实现用到的控制结构是   (选择结构)

31:  表格分配图的主要构成元素中有   (业务处理)

 

32:  系统调试策略有   (演绎法)  

33:  专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计算机、推理机、用户接口和知识库)  

34:  所谓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指的是(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35:  完成程序流程图绘制工作的阶段是(系统设计)

 36:  下列各项中属于定义企业过程的是   (支持资源)  

37:  消息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   (削除不确定程度来确定的)

 38:  完成系统逻辑模型建立的阶段是  (系统分析)

39:  在模块聚合的分类中,聚合度最高的是(功能模块)  

40:  DFD中,标号为P3的处理逻辑所处的数据流程图是   (第三层)

41:  登记学生档案的界面设计方案是     (填表式)

 42:  系统程序设计时变量初始值的设置用到的控制结构是(顺序结构)

43:  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   (1NF

44:  信息的特点是    (等级性)  

45:  下列选项中是“数据”形式的是   (图表)

46:  决策支持系统是由   (模型驱动的)  

47:  数据的静态特性分析指的是分析数据的  (类型,长度,取消范围,单位时间内发生的业务量)

48:  具有固定个体变动属性的数据应当存放在   (周转文件中)  

49:  人机对话子系统与模型库子系统的交互作用,可实现   (控制对模型的操作和使用)

50:  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是    (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51:  构成决策树的元素有(方案)  

52:  业务流程图的主要构成元素有(外部实体)

53:  描述异步传输模式的是     (ATM型)

54:  关系模型中,主码也被称为( 主健  )。    

55:  ( IPO图   )能够充分地说明低层模块内部的处理细节和各模块之间数据传递的关系。

56:  MIS平台模式中,( C|S )模式在对应用环境的适用性,数据处理特点,应用程序设计及对硬件发展的适应性等四个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该模式是今后MIS平台选型的主要方向。

57:  以下哪一个不是被列入社会发展的三大科学支柱之一: (  生物 )。

58:  在人类社会,以下那一种不属于信息的表现形式:( 服饰 )

59:  下述人员中,( 系统分析师 )是信息系统项目的关键。

60:  数据流的定义是 (数据字典的内容)。  

61:  完成系统逻辑模型建立的阶段是(系统分析)    

62:  系统转换的方式中,最适合于规模较大且复杂的系统的是(分段交换)  

 63:  系统维护的类型有   (适应性维护)  

64:  系统的评价指标中包括    (直接经济效益指标)

65:  OO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

 66:  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完成阶段是    (系统分析)

67:  程序框图绘制完成的阶段是    (系统设计)  

68:  最适合于规模为大中型且不复杂的系统转换方式是    (并行转换)

69:  在数据库的逻辑设计中,无部分函数依赖的最低层范式是   (2NF

70:  在模块聚合的分类中,聚合度最低的是   (偶然聚合)

71:  MIS的逻辑模型中主要组成部分是     (DFD)  

72:  构造信息世界模型的数据库设计阶段是   (概念结构设计)

 73:  在按照人员代码检索时,将查询结果输出,等待用户确认的输入校验方法是   (视觉校验)

74:  系统调试策略有    (回溯法)  

75: (多项选择)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控制功能、预测和决策功能、计划功能、数据处理功能)。

 

76:  按照不同的管理对象和管理职能将企业(系统)划分为子系统的数量多少与(产品品种的多少、工艺特点、产品复杂程度)有关。  

77:  数据流程图的四种基本符号包括( 外部项、处理逻辑、数据存储、数据流 )。

78:  信息系统内部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有(软件的质量问题、数据的质量问题  )。

79:  信息系统的特征体现在(整体性、间接性、附属性  )。   

 80:  信息系统对产品质量有哪些影响?(有助于建立高标准的质量体系、改进设计质量和精度、利用信息产品软件,简化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缩短运行周期)  

81:  作为信息系统评价指标的有(准时性、正确性、经济性、可靠性)。  

82:  确定系统的逻辑优先顺序的主要标准有哪些?(成功的可能性、需求、潜在的利益分析、对企业的影响)  

83:  下面哪些属于开发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系统实现与测试、可行性研究与战略规划、系统分析)

84: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有哪些?(CASE法、BSP法、原型法、CSF 法)  

85:  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小组的开发人员有(程序设计人员、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管理人员)。

86:  企业信息系统开发的四个阶段是(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分析、系统评价)。  

 

87:  企业信息系统硬件的逻辑配置方案有(单机、计算机网络、多用户系统、工作站方案)。

 88:  下述工作中,哪些属于企业的辅助行为?(购买原材料、训练员工)  

89:  信息所具有的特征是   (目的性、扩散性、等级性、传输性、不完全性)  

90: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有(项目管理与人员培训、程序设计、测试与调试、数据准备与录入、建立系统物理模型)  

91:  关系规范化理论中强调的函数依赖关系主要有   (传递依赖、部分依赖、完全依赖)

 92:  系统的评价指标包括    (间接经济效益指标、管理指标、直接经济效益指标、系统性能指标)

93:  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作用体现枉(信息系统可能成为组织的累赘、信息系统对组织战略提供支持、信息系统对组织变革提供支持 )。  

94:  企业信息系统硬件的逻辑配置方案有(单机、计算机网络、工作站方案、多用户系统      )

95:  专家系统的核心部分是(推理子系统、知识库子系统)  

96:  信息系统对产品质量有那些影响?(缩短运行周期、改进设计质量和精度、利用信息产品软件,简化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过程、有助于建立高标准的质量体系)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1:  委托开发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解决技术人员与企业的业务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对)  

2:  以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中心的信息管理强调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主要阵地,以解决大量数据处理和检索问题为主要任务。(不对)  

3:  根据信息技术扩散模型,在集成阶段,企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开始认识到运用系统的方法,从总体出发,全面规划,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不对)

 4:  对于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建立了不同的模型。比较著名的模型有两个,一个是世界银行报告中提出的信息技术的扩散模型,另一个是诺兰模型。(对)  

5:  战略目标集转化法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企业过程/数据类矩阵的分析得到的。(不对)

 6:  生命周期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整个开发过程工程化。(对)  

7:  原型法充分利用最新的软件工具很快形成原型。一方面,将系统调查、系统分析、系统设计三个阶段融为一体,缩短了开发周期。(对)  

8:  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过程中,通过制作业务过程和数据的U/C矩阵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划分系统逻辑功能(即: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对)

 9:  对于企业来说管理信息系统只存在有无的问题,并无优劣之分。(不对)

 10:  管理信息系统纯粹是一个技术系统,人的作用只是微乎其微。(不对)  

11:  管理信息系统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五个方面组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专题

  • ·专题1信息无
  • ·专题2信息无